Monday, October 31, 2016

【马】7-11大马控股是下一个私有化对象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7-11大马控股(7-Eleven Malaysia Holdings)的股价飙升了超过35%,于今年(2016年)10月24日收报1.80令吉。自今年2月起,这家便利连锁店的股价在1.30令吉以上的水平徘徊,然后于8月初开始扶摇直上,在10月17日的一周升至1.97令吉高位。


业务

7-11大马控股成立于1984年,在马来西亚拥有及经营7-11便利店逾30年。公司是全马最大的24小时便利店业者,门市网络多达1,905家店,每日的顾客上百万人。

公司于2009年通过其特许经营计划让本地创业人士来经营7-11便利店,成为大马首个把有利可图的既有分店分配出去给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人士经营。每一家分店所售卖的货品十分多元化,同时也提供不少的服务。

历史

2001年,成功集团(Berjaya Group)从Antah Holdings把7-11便利店的特许经营权收购过来,之后在2004年的重组活动中把7-11转移至Intan Utilities(ITU)旗下。三年后,ITU以2亿零200万令吉(15.8倍的本益比)被私有化,从马交所除牌。

2010年,7-11与Singer Group成为成功零售(Berjaya Retail)(BJR)的子公司。BJR以每股0.50令吉首次公开售股,市值为7亿4,800万令吉,本益比为21.7倍。但在短短的九个月之后,BJR以每股0.65令吉被私有化,当时的市值为9亿7,330万令吉,本益比为18.6倍。

2013年,7-11申请挂牌上市,但被大马证监会拒绝,理由是其招股价的本益比大幅度高于ITU及BJR分别于2007年及2011年被私有化时的本益比。不过,7-11于2014年5月成功以每股1.38令吉的招股价上市,市值达17亿令吉,也是其FY13盈利的33倍。

7-11从2014年招股所得的7亿3,180万令吉中获得2亿5,030万令吉的毛收益,而其献售股票的股东BJR则分得其余的4亿8,150万令吉资金。

财务表现

在FY11至FY15期间,7-11大马控股都取得了还可以的收入及净利增长。尽管FY15的5,580万令吉净利比FY14低了730万令吉,但比FY11的净利高出几乎一倍。

7 eleven financials chart_271016_chinese


公司过去四年里的收入及净利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2%及16.7%,但却一直无法把其微薄的净利润率提高。若得以克服这项挑战,相信这将成为公司扩大盈利增长幅度的关键。

7-11令人青睐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任何债务/贷款,所以也不会受到利率调整所带来的风险和冲击。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公司的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达到6亿2,120万令吉,但其现金与现金等值物仅仅为7,720万令吉。


股票回购

今年1月4日,7-11大马控股在其股票回购计划下回购了4,100万股股票,相等于其总股数的3.3%,并把这批股票列为库存股。公司也在之后的7个月里,逐渐回购了超过2,700万股的股票,从而累积了6,840万股库存股(截至今年7月29日),即相等于5.5%的股份。

公司于今年8月到目前为止的不到三个月内,进一步回购了3,600万股股票,继而把其库存股股数增加至1亿零430万股(截至今年10月25日)或8.5%的股份。因此,公司的最大股东(包括非直接股权)丹斯理拿督陈志远目前持有的股份增加至约53%。



股票回购计划允许公司回购最高达10%的股票,所以公司接下来仍可再回购约1,900万股的股票。




投资锦囊

虽然7-11大马控股从市场上大量回购股票,并把这些股票列为库存股,其股价的升势于10月17日那一周的尾声停顿了下来。以其目前的37.1倍本益比,以及19.2倍的股价与账面值比和2.7%的股息获益率而言,这只股的估值并不诱人。

7-11大马控股会不会第三度除牌呢?股价升势停顿及大股东增持股份确实具有私有化的味道,但基于公司目前的估值偏高及零售业缺乏动力,在短期内把它私有化并不符合经济效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