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7, 2013

【理】全球印鈔時代 貨幣像椰漿飯容易腐壞

一包有蛋的椰漿飯(nasi lemak)現在要賣2元,記得10年前類似但更大包的椰漿飯只賣1元,10年來的漲幅達1倍。

 朋友和開玩笑說,若椰漿飯可以保存長達10年,將不失為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工具。

 但我們都知道,椰漿飯最好是新鮮時享用,儘管擁有升值的潛力卻不能長久保存。事實上,它一旦變壞價值便跌到零。

 有趣的是,同樣例子也適用在我們手上的錢。若金錢不是因為正確的目的而製造,並以正確的方式和對的時機使用,在這全球印鈔時代的當下,我們的貨幣可像椰漿飯般“容易腐壞”。

10兆流入全球經濟
 自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體便實施擴張貨幣政策,各國中央銀行紛紛大肆印鈔支持經濟發展和提高出口,尤其美國更是始作俑者。

 從2008年起,美國聯邦儲備局展開幾輪美其名為“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實際上則是大量印鈔的政策。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達7000億美元,如今卻早已飆漲逾3倍。包括歐洲中央銀行(ECB)、日本中央銀行 (BOJ)和英格蘭銀行(BOE)幾個國家央行推行類似的擴張政策並鼓勵放貸,從危機爆發開始便使超過10兆美元流入全球經濟。

 全球央行沉迷于開放式的寬鬆政策,並競相削弱各自貨幣以提振經濟之際,這些措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儘管仍無法量化或顯現。但基本的經濟理論告訴我們,當太多金錢追逐市場有限的貨品時,最終將導致通貨膨脹。

投資可對衝資產
這種情況如今或許令人難以置信,但我們不應該小看全球通脹的嚴重性,尤其如果目前同步的印鈔活動讓主要國家的經濟輪流像氣球般爆破。

 若此情況發生,擁有儲蓄和固定收入的人們將遭受最大打擊。如要抵禦通脹的侵略,最佳的防衛方法莫過于投資可對衝通脹的資產,例如股票、金屬如黃金和白銀,以及房地產。

 投資任何資產都需要深入鑽研才能開始,原產品和股票是相對容易買賣的流動資產,至于房產通常被視為長期投資。

 隨著我國目前的經濟和人口成長,加上在區域中屬于相對較低的房產價格,我國主要和二手市場的房產仍是良好投資資產,讓投資者受益于房產領域目前享有的持續資本增值。

 按照上述的背景,全球房產價格是否真已上漲?
 依據椰漿飯的比喻,若我們10年前購買價格10萬的中價公寓,就等于10萬包的椰漿飯,假設如今價格翻倍,它已是要價20萬元,卻還是等于10萬包的椰漿飯。

 房產的真正價值並未上漲,只是全球貨幣變得更便宜而已。

或演變成極度通脹
當金錢憑空而造時,根本沒有任何基本面支持這些新貨幣流入經濟體。只有生產力提高,或創造更多產品和增值服務,更多貨幣供應才是件好事。

 若良好的生產力從缺,再多的金錢都無法造富人民,卻只會削弱鈔票的購買價值。

 讓我們想像一下較簡單的情況,舉個例子,我們能以1元買到1粒蘋果,但若貨幣供應倍增,市場的蘋果數量卻保持不變,1粒蘋果的要價會是2元,卻不再是1元。

 貨幣價值將會減半,若主要經濟體的央行繼續大量印鈔並流入全球市場,或演變成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極度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這曾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德國,當時魏瑪(Weimar)政府大量印鈔以支付賠款,繼而引發極度通脹。德國鈔票價值因而走跌,因為所增加的鈔票無法獲得同樣或更大的國家生產力支撐。

 市場充斥大量鈔票之際,該國更爆發大罷工,導致物價失控。1923年1月時一條麵包要價250馬克,同年11月卻飆高到2000馬克。人們皆以 手提箱裝著薪資,但小偷情願偷竊手提箱也不要鈔票,那個年代用鈔票點火還比用報紙更便宜。高度通脹期間,德國貨幣基本上是毫無價值可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