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8, 2013

【理】高家庭财富,低退休收入。 亚洲老龄人口的困境

大部分經濟體的生命周期儲蓄模式,都受到人口紅利的深遠影響,即從工作生涯一直到退休生活的一個人口膨 脹轉移。在一個人口膨脹的社會里,當有關人口處於年輕旺盛之年,總體收入水平將會超過消費,從而提高 儲蓄與投資,並帶動更活躍的經濟活動。

亞洲區五大先進經濟體,香港、日本、新加坡、韓國和臺灣普遍上已進入人口紅利的末期階段,並從中累積相 當具規模的家庭財富。理論上,這些亞洲經濟體所累積的家庭財富,足以協助亞洲家庭具備更高的收入保障,安穩 度過退休生活。
但是,宏利資產管理(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資產豐富,收入貧困? 亞洲高齡社會的退休收入保障的主要組合成份》中卻發現,上述五大亞洲先進經濟體的資產富裕家庭,往往在退休 時的收入保障卻相對偏低。這一結果令人感到驚訝,挑起有關家庭財富與退休收入保障之間關系的種種疑問。

五大退休收入來源
亞洲經濟體主要的退休收入來源,大致上可以分成五大 類,即薪金與工資、政府社會開支、退休福利、家庭財務資 助,以及家庭財富所創造的收入。

(1)薪金與工資
有關退休的概念比較普遍出現在全球最先進和最富裕的經 濟體,而對那些財富水平較低的國家或地區而言,退休是一個 遙遠的夢想。正因如此,發展中經濟體的老年人口在勞動力市 場的參與度,普遍上高於發達經濟體。
亞洲區的老年工作人口明顯比發達經濟體如美國高出許 多。這是主要是亞洲許多經濟體的發展模式,同時也是因為亞 洲區的退休機制發展不夠健全,未能與發達經濟體完善的退休 機制相提並論。基於勞動人口參與率存在很大差異,促使亞洲 區老年人口的家庭收入也不盡相同。
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最發達和最富裕的國家保持相當高 的老年勞動人口,但其原因已超越財務需要,趨向於文化與生 活方式。譬如,日本的家庭財富相對偏高,但老年勞動人口也 一樣高,而且長期保持在很高的勞動參與率,相信與日本本身 的文化有關。
此外,勞動參與率有時候也受到政府強制性退休年齡與何 時享有退休福利的影響。比方說,馬來西亞目前的官方退休年 齡是55歲,讓這個國家成為亞洲區退休年齡最年輕的國家。
臺灣和香港是亞洲區內老年勞動參與率最低的經濟體, 但是兩者之間的原因不同。臺灣的老年人口有能力在較年輕的 年齡退休,因為比起其它亞洲先進經濟體,他們累積更充裕的 金融財富。香港的老年勞動參與率顯著下滑,尤其是女性勞動 力,是受到公務員退休年齡的影響。


(2)政府社會開支
一般而言,亞洲經濟體的社會福利開支比發達國家如美國 來得低,主要因為亞洲區政府對相關社會福利計劃的財務可持 續性有所擔憂,並擔心這些措施可能因高度依賴性而降低勞動 力人口的活躍率。
從亞洲先進經濟體與西方國家的政府對社會保障、醫藥保 健和其它福利開支(包括教育開支)等方面的社會開支占國內 生產總值的比例來看,臺灣與日本的社會開支接近發達國家的 水平,但是新加坡、香港和韓國的社會開支僅相當於美國社會 開支的一小部分。
無論如何,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上升,亞洲政府的社會福 利開支占GDP比例也在逐年上揚之中。我們看到亞洲先進經濟 體出現兩種社會福利開支的趨勢。日本和臺灣趨向於西方國家 的社會福利開支模式,尤其臺灣更是積極朝著一方向前進,社 會福利開支增幅在過去十年比經濟增長率高出接近一倍。
另一方面,香港、新加坡和韓國的政府在社會福利開支 方面的參與度則相對偏低,顯示這些經濟體的退休收入保障責 任,更大程度上落在個人身上,而不是國家。


(3)退休金
亞洲區政府提供的退休金制度所涵蓋的人口,比發達國家 如美國來得低。此外,大多數亞洲區的退休金機制都是一次性 支付,而不是以終身年金的模式,也對亞洲老齡社會帶來一定 的挑戰。
有關一次性支付(lump-sum)退休金福利的一個關鍵問 題是長壽風險。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退休時間越來越長,主要因
為官方退休年齡太早和人口越來越長壽。雖然一些退休人士現 在可以選擇年金模式,但是大部分退休人士依然繼續選擇一次 過領取退休金。這意味著,退休金很多時候反映在一個家庭的 資產負債表內,而不一定是循環性的收入來源。

另外一個重要的挑戰是亞洲區退休金的儲備金水平,比發 達國家如美國來得低。除了因為亞洲的退休金機制還相當新, 這也反映出亞洲區退休金目前涵蓋相對少的人口。
亞洲區只有新加坡的退休金儲備水平,足以媲美發達國 家: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的儲備金占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 67%比例,而美國的退休金儲備占GDP的78%比例。但新加坡 人可以提前動用退休金來購買產業或支付醫療費用,導致新加 坡的退休金機制在創造退休收入方面並不穩定。

(4) 家庭財務支持
亞洲區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傳統上亞洲家庭還是依賴家庭 財務支援或跨代轉移支付,即年長兒女為年老父母提供財務上 的支持。
這是一個復雜的退休收入保障來源,因為這方面涵蓋非常 廣泛的支援機制,包括關懷和跨代轉移(可能從兒女轉移到父 母,或從父母轉移到兒女)。對一些亞洲經濟體而言,家庭財 務資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退休收入來源。比如說,40%-45%的 韓國老年人口獲得家庭財務資助,臺灣的私人財務轉移占老年 人收入的18%比重,而新加坡高達77%的老年人依靠孩子的財 務資助來過活。
但是,這一家庭財務資助的退休收入模式,正面臨非常嚴 峻的挑戰,因為家庭結構和文化標準出現根本性的改變。亞洲 的生育率下滑導致家庭變小了,而都市化進程與離婚率的迅速 上升,導致亞洲普遍出現松散的家庭結構。同樣地,隨著亞洲 區,尤其是北亞地區家庭的兩代或三代同堂越來越少,家庭財 務資助也隨之逐漸下滑。很多亞洲成年人對能否依靠家庭資助 來維持退休生活,越來越沒有信心。

(5)家庭財富
發達國家比如美國的家庭資產負債表顯示,很多家庭都很 懂得自己組合和管理資產,除了退休金、人壽保險和銀行儲蓄 之外,他們的資產組合還包括公債、債券、定期存款和股票。 這些金融資產不僅是為了創造資本溢價,很多時候創造相當顯 著的收入。
相比之下,亞洲家庭的資產負債表趨向於房地產投資和銀 行存款。比方說,新加坡供自主與出租的房屋,以及銀行存款 占該國家庭財富的69%比重,反觀在美國這些資產只占36%比 重。日本的非金融資產(主要是房地產)和銀行存款占家庭財 富高達74%的比例,相當於是美國的一倍以上水平。香港方 面,房地產和銀行存款至少占家庭資產的78%比重。
基於房地產投資占亞洲區退休收入保障非常顯著的部分, 這導致亞洲家庭面對退休收入偏低的挑戰。同樣地,亞洲家庭
嚴重依賴銀行存款,雖然可以在全球金融周期中減少財富波動 性,但寬松財政政策所帶來的遊資泛濫情況,導致銀行存款利 息大幅下滑,尤其是當亞洲人口老化加速,非常需要退休收入 資源之際,對亞洲的退休人士帶來重大挑戰。

香港

從大部分衡量指標來看,香港家庭非常富裕,金融資產 對收入比例為3.0,相等於美國的水平。但是,香港樂齡人口 的平均收入只有整體人均收入的22%水平。部分原因是香港 人大部分(85.7%)的家庭收入來自正規工作,只有少部分( 14.3%)來自家庭財富與政府轉移支付。
更糟的是,那些依賴“其他現金收入”來源的香港家庭主 要集中在低收入階層。由於依賴非工資收入來源的普遍上是老 年人,即便香港人累積高額財富,但在退休時的收入卻很少。
香港樂齡人口退休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首要退休 計劃——強制性公積金和職業退休計劃條例,提供一次性退休 金付款,而不是終身年金制。此外,公積金戶口的平均余額很 低,只有2萬美元,難以做到定期退休金付款。
從家庭資產負債表來看,香港的60%金融財富集中在活 期存款與定期存款。首要退休金計劃僅占香港GDP的32.6%比 重,而壽險則占GDP的44%。這反映出,香港的家庭財富不足 以達到最佳的退休收入,因此很多老年人必須不斷提出存款來 應付開支。這類退休收入方式的危險在於退休人士可能在有生 之年已經花完所有積蓄。

日本

從任何角度來看,日本非常富裕,在亞洲區擁有最高的家庭財富水平和最高的人均財富,而金融財富對收入比例僅次 於臺灣,亞洲名列第二。此外,日本具備根基深厚的退休金機 制,總體退休金儲備水平僅次於美國。在亞洲五大先進經濟體 中,日本的退休收入保障最高。
日本樂齡人口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繼續參與就業市場,大 約50%年齡60多歲和30%年齡超過70歲的男性樂齡人口依然 繼續工作。這些樂齡工作人士依然保持62%至80%的退休前收 入,讓很多樂齡人口可以繼續維持高儲蓄率。
公共退休金轉移占樂齡人口收入的70%比重,只有6%收 入來自家庭財富。另一個退休收入保障問題來自日本老少兩代 同堂的傳統正逐步消失,從1989年的54%降至2004年的28%, 導致日本年老婦女依靠家庭財務資助的收入來源陷入大危機( 從1981年的35%降至2005年的11%),很多老年人必須自立更 生。
一般上,日本就業人口的家庭收入中僅有少於2.3%來自家 庭財富,而老年人口的收入也只有6%來自家庭財富。此外,高 達70%的家庭財富屬於銀行存款和供自住的房地產。共同基金 和股票占家庭金融財富甚至比其他亞洲先進國家更低。在日本 長期處於零利率的環境下,依靠銀行儲蓄將對日本退休人口帶 來挑戰。


新加坡
雖然新加坡人普遍上很富裕,家庭人均財富高達20萬5千
美元,但這一財富水平並未自動轉換成高退休收入保障。實際 上,只有少部分新加坡人在退休後從累積財富中,享有可觀的 退休收入。
除了財富高度集中化,這也反映出新加坡人的大部分家 庭財富來自無法創造收入的房地產和低收益的銀行存款。據估 計,60%的新加坡總家庭財富與房地產相關投資掛鉤。
這一低收入水平對新加坡人非常重要,因為越來越多人必 須自行承擔退休生活的財富保障。政府在社會保障、醫藥保健 和福利的開支僅占GDP的1.7%。
新加坡的中央退休金機制擁有深厚儲備金,但這些儲備金 可以用來支付醫藥費和購買房子,實際退休儲蓄並非如預期般 高。此外,退休金是以一次性支付。雖然政府推出年金機制, 但只有少部分人參與,60%的人選擇存入銀行,另外45%人用 部分退休金支付開支,很少退休金用來創造退休收入。

韓國

韓國是亞洲五大先進經濟體中,面對老年人口退休收入保 障最多挑戰的經濟體。2009年的研究顯示,年齡60歲或以上的 樂齡人口中,有32%生活在貧困之中。最大因素是政府政策趨 向於個人家庭自己為退休收入保障負責,但韓國人普遍上並不 具備足夠的家庭財富來應付退休收入需要。
亞洲五大先進經濟體之中,韓國的金融財富最低,僅占 GDP的186%比重。低利息和房產投機活動導致韓國家庭背負 巨債,目前占金融財富的50%比重。高負債限制韓國人的儲蓄 能力,並加劇對利息變動的敏感性,同時削弱家庭金融資產的
價值。韓國人的家庭收入只有0.5%來自家庭資產,明顯低於美 國和其他發達國家。
這些挑戰發生在韓國最艱難時期。該國的人口紅利接近尾 聲,老年依賴比例估計從2005年的每100名就業人口對13名老 人,提高至2050年的64.5名老人。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韓國 經濟增長放緩,限制韓國家庭累積財富的能力。
韓國的退休金儲備不高,導致韓國老年人必須依賴家庭財 務資助。但這一社會模式正面對大危機,依靠家庭財務支持的 老年人從1980年的76%降至2003年的31%。正因如此,韓國 樂齡工作人口的比例接近30%,是香港的五倍,而且比日本更 高。

臺灣

臺灣在人口紅利所帶來的經濟繁榮期間,累積大量的家庭 財富,促使臺灣在亞洲區擁有最高的金融財富對收入比例。臺 灣的樂齡人口大規模增加之際,低利率環境卻限制他們累積財 富的能力。老年人口的平均收入只有退休前收入的一半,如果 不計算家庭財務資助,這一比例則降至40%。
大約26%的老年人口收入來自政府和私人領域的轉移支付 (退休金和社會保障)。臺灣將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至65歲, 有助於提高臺灣老年人口的收入。
活期和定期存款占臺灣人家庭資產負債表的40%比率,並 且不斷增購壽險作為累積儲蓄的工具(目前占16%)。面對低 利率環境,臺灣老年人口從家庭累積財富中制造更多的收入( 13%),在亞洲區最高。此外,家庭財務資助還是臺灣老年人 口的重要退休收入來源,但是這一趨勢正在逐步消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