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30, 2014

【房】買了車再買屋? 走錯第1步擁屋夢更遠

高通脹時代,買房投資也是一種奢侈,但是現在不買,往后只怕更買不起,再等下去也是一場空,倒不如克勤克儉,先精打細算一番。 本地房產專家指出,屋價走高乃全球趨勢,但若漲幅合理,今天貴買貴賣還是有賺頭,不能一味說自己沒錢就不買房。

凡事應當自己規劃,先擁屋再買車更符合理財之道,打穩經濟基礎,才為負資產(車)買單更輕鬆。


“三十而立”是許多人的夢想,過了這個分水嶺,肩上的責任更重,不只得修身,還要成家立業,不過屋價高漲,有多少人能在30歲時夢想成真?

 現代的年輕人,都是先買車后看房,逾三分之一的月薪用在“養”車,擁屋更像是遙遠的夢。

 畢竟一個是能升值的資產,一個卻是不斷貶值的負資產。年輕人若已有足夠經濟能力,應先考慮擁屋,再用投資房產賺的錢供車。


貴買貴賣有得賺
 “這第1步若走錯,往后每一步將更艱辛。屋價雖高,但綜觀區域國家,我國屋價其實已算便宜,只要屋價仍合理,縱使貴買貴賣,還是有得賺。”

 了解自己很重要,在規劃房產投資時,一定要充分掌握並預算自己的能力,不要想都沒想就往前直衝。

 “買房不是賭博,也是投資理財中,很重要的一環,車可買,但無需太奢華昂貴。”基于收入與屋價不成正比,全世界都面臨屋價高漲的現象,但與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區域相比,我國屋價足足便宜5倍。

 “我們已很幸運,至少還有政府推出的‘一個大馬房屋計劃(PR1MA)’與廉價屋等,價格尚算低廉,民眾仍負擔得起。”


儲蓄4.5年
大馬人就買得起屋

調查顯示,我國屋價在亞洲國家中仍是最便宜,且國人仍有能力購屋;若與區域國家城市比較,在北京或上海需儲蓄逾22年才能購房,在本地僅需4.5年就可圓夢。

 物價揚升建屋成本自然揚高,屋價便只起不跌,但若與亞洲國家相比,仍是當中最便宜。

 “將每平方尺平均屋價,除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再乘100即可得出結果,大馬得分最低報25.2,鄰國新加坡為32,印度則高達700等。”上述調查僅是一部分,若從城市與城 市比較來看,不難發現,大馬人較其他亞洲國家,更快更有能力買房。

 “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兩大城市北京與上海,個別需儲蓄22.1年及22.8年才可買房;新加坡為10年、泰國7.6年、印尼6.7年,至于我們則只要4.5年就可買得起房屋。”

 若說我國屋價低,很多人會不認同,但從這些調查中卻可看出,國際確是認同我國屋價仍處在低水平的觀點。


公寓是最佳回酬房產
我國屋價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屋價市場在過去15年來異常穩定,價格僅微幅波動,但以吉隆坡為例,公寓仍是最佳回酬的房產,房租回酬介于5%至7%。

 根據“全球房產指南”網站資料,吉隆坡公寓每平方尺價格約介于1500美元(約4725令吉)至3000美元(約9450令吉),仍屬合理範圍。

 “大馬雖有地,但沒有龐大人口,就屋價而言升值空間也是有限,鄰近新加坡的郊區住宅則另當別論,故對于在吉隆坡擁屋的主要誘因,還是收入。”

 “全球房產指導”去年12月針對吉隆坡數個地區,包括吉隆坡城中城、滿家樂、金地花園(Sri Hartamas)、安邦、安邦上游、孟沙峇魯等的公寓價格,進行資料搜集。

 “資料顯示,400平方公尺的公寓要價約114萬6000令吉,即使承租每月也要支付4812令吉;600平方公尺售價約173萬令吉,月租6048令吉。”

 該網站透露,吉隆坡整體房租回酬過去幾年已走低,縱使實質屋價攀高,但租金走勢卻追不上實際屋價。

 “不過,屋價跌幅非常和緩,幾乎感覺不到,120平方公尺的公寓,仍是最佳回報的房產投資,總回酬約7%,但分析師調查,去年平均投資回酬逾8%。單層小屋或別墅回酬低,一般僅超過4%。”


三大特征
助偵查泡沫化

我國房產市場已熱了好幾年,儘管坊間有指房市有泡沫,屋價仍節節上升,讓投資者摸不著頭緒更為謹慎小心,但若是看懂泡沫化,則無需過于擔憂。

 泡沫化很難預測,沒有人知道何時會發生,但房產泡沫化有跡可循,最常見的3個情況為供過于求、房子租不出又賣不出、銀行拍賣3次都賣不出。

 “所謂的供過于求,一般泛指入住率很低、未達50%的房產計劃,價格很貴但又能賣完就很有問題,假設選錯地點,根本無法出租且很難脫手。”

 第3個情形一般是買家沒有持有力,最多持有半年就供不起,最終房產遭銀行拍賣。
 “若是拍賣3次后還沒有人要,就是泡沫化的形成。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即可避開泡沫化。”


銀行資金充足
 縱使房產果真泡沫化,屋價僅會小跌,情況不會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般嚴重。

 “自1997年金融風暴以后,大家都很敏感小心,包括銀行在內,看回剛過的2009年美國次級房貸,吉隆坡屋價影響並不大,反而還升高幾倍。”

 在談到我國經濟時,很多人都擔心現在的經濟狀況,房地產泡沫很快會出現,但情況沒那么糟,因本地銀行體系穩健,資金也充足。


不光加諸消費者
發展商共同承擔利息

“發展商承擔利息”(DIBS)計劃並非不好,消費者在選購房產時,宜多方比較,徹底了解這項機制做出最佳選擇,與發展商配合共創雙贏。

 市場傳出,國家銀行或“勸告”發展商撤銷發展商承擔利息,引起市場關注,不過國行至今仍未有進一步動作。

 這項作法已存在市場良久,只是當初不是用這個名稱,也不是這樣的方式進行。

 發展商承擔利息,已是市場趨勢,對于部分有意購屋的消費者來說,倘若沒有這項機制,根本不用指望能買到房子。

 “屋價沒那般容易被炒高,動輒幾十萬令吉的事,並非要就能炒高價錢,一定要有需求才可推高屋價。”

 發展商承擔利息,不光只是加諸在消費者身上,發展商也需共同承擔。

 “消費者有選擇權,可多做比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購屋配套,雙方都需承擔利息,共同照顧房子,這樣對大家都有利。”


增房產盈利稅
弄巧成拙打擊買氣

市場消息說,政府為遏止房產投機炒作,將調高房產盈利稅(RPGT),若弄巧成拙,恐將打擊市場買氣,影響本地房市。

 政府自2010年開始,已3度上調房產盈利稅,目前在兩年內轉售房產需繳納15%房產盈利稅;第3年至第5年則為10%。


95%本地買家受苦
 市場皆認為,屋價走高緣自于外國炒家進駐所致,但目前在我國僅有5%的購屋者為外國人。

 “若為這5%的外國買家,卻要讓95%的本地買家跟著受苦,並不合邏輯。另外提高稅務,是否有助打壓投機炒作?怕是怕壓制不果,反而打擊市場買氣。”

 最直接的做法在于適當調整國人薪資,老百姓能力消費,商家才有生意可做,繼而帶動整體經濟發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