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8, 2013

【理】富人有增無減‧銀行纷纷追逐

近年來高淨值人士逐漸增多,增長趨勢並未有任何停滯的現象,因而成為銀行、金融或資產管理機構“追逐”的目標,紛紛為高淨值人士量身訂做各種金融產品。

據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統計報告,自2010年至今,全球財富的增長,有半數是來自亞太區,這個地區擁有全球五分之一的高淨值人士,預料人數還會持續增長。

而瑞士寶盛(Julius Baer)2012年亞洲的財富報告亦顯示,區域內的高淨值人士將在2015年前達300萬人數,總財富相等於16兆7千億美元;大馬而言,高淨值人士將 從目前的3萬2千人,增至2015年的6萬8千人,財富淨值將從4千300億令吉,攀至9千970億令吉。

富人講求安全增值
大華銀行董事經理兼個人金融服務部主管林世約指出,亞洲富裕人士近年快速增長,對自身的資產管理或理財模式愈加關心,尤其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時,希望得到的是專業且可靠的建議。

據大華銀行委托尼爾森針對大馬高淨值人士理財傾向作出的普查報告顯示,高淨值人士理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資產的“安全”及尋求資產“增值”。

低收入戶傾向固定收益
調查報告顯示,託管資產值越高的客戶,越傾向於投資型的理財模式,如股票、黃金、債券、外匯和產業投資等;而相對資產值較低的用戶,則更趨於儲蓄且擁有固定收益的模式,如儲蓄戶頭或信託基金等。

林世約說,高淨值人士所需的理財模式各不相同,不可以一概而論,主要是他們的資產分布較複雜,所涉及金融產品的範圍也比較廣泛,因此銀行必須具備各種不同領域的專才,提供客戶團隊式的服務。

林世約表示,除了資產的分布,高淨值人士的職業亦是非常關鍵,因為不同的職業背景,將塑造出不同的思考模式,因此銀行必須擁有一個多元專才的團隊,以面對和解決各式各樣的資產管理需求。
“比如從商的客戶,對風險或許會持有較開放的態度;相對於專業人士,對於風險的態度則或許會較為保守些;他們的心理態度,將對投資胃納有決定性的影響。”

資產管理服務分3種
以大華銀行為例,林世約指出,資產管理服務是分為3個類別的,第一種是為託管10萬至50萬令吉資產值以上的“財富銀行服務”、第二種為託管50萬至300萬令吉資產值的“特權銀行服務”,以及第三種為託管300萬令吉資產值以上的“私人銀行服務”。

該行不惜砸重金打造旗下首家旗艦特權級銀行服務中心,提高資產管理服務的硬體設備,除了讓客戶能夠享有更多且更舒適的時間與環境下探討自身的理財方案,也讓銀行家擁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聆聽並進一步瞭解客戶的需求。

他說,為了不忽略託管10萬至50萬令吉資產值的客戶,大華銀行決定打造一個具備“財富銀行服務”和“特權銀行服務”的資產管理中心,以便讓客戶能夠從較低的門檻接觸銀行的資產管理服務,希望能夠藉此提高新客戶的信心。

談及目前的經濟狀況,高淨值人士較趨向於何種理財模式?林世約認為,高淨值客戶會對一些較為穩定的理財模式有興趣,尤其是會帶來穩定回酬的產品,這是因為整個經濟大環境仍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客戶便也因此而趨於謹慎。

截至2013年6月為止,向該銀行託管10萬至50萬令吉資產值的客戶已超過1萬名,而託管50萬令吉資產值以上的客戶已超過2萬5千名,林世約期望3年後,規模可分別增長3和2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