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8, 2012

平民的財政懸崖(第四篇).經濟轉型勢在必行 人力資本準備好了嗎

政府為走向高收入國基礎鋪路,首先丟出了最低薪資制,但該制度一提出來就引起業界不少反彈,這些反彈都反映著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
 國家經濟轉型計劃不得不行,但路程絕對艱辛,結果也很難預料。

 在馬來西亞,外勞無所不在。
 如果這句話無法引起你的共鳴,不妨到市區走一趟,看看是誰撐起了大馬經濟;這些外勞可不只是市面上拋頭露面,在餐廳、雜貨店,甚至是在家中為你服務的人,更有一大群人是在工廠、工地,這些你看不見的地方出賣勞力。
 根據大馬人力資源部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20日,共有138萬2000名外勞持臨時工作准證在我國工作,佔我國總人力的11.2%。
 但在許多人看來,這個數字完全低估外勞對我國經濟的重要性,倘若再加上非法外勞,國內外勞人數絕對大超11.2%。
 回到明年就要開跑的最低薪資制,個人跟企業的感受就大不相同。
 在宣布最低薪資制后,不只是中小型企業,大企業也大感頭痛,極力要求政府“再三考量”或延后執行新制,以緩和人力成本增長對公司和企業造成的傷害。

“賤賣人力”
 馬來西亞地廣人稀,早年在推經濟發展的時候,就順勢用了“賤賣人力”這一招,但我們賤賣的不只是大馬人,也包括外勞人力。
 因此,新制落施后,對于需要大量外勞的企業來說,會是一大傷害。
 但實際上,不只是馬來西亞,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在賤賣人力,打著低成本的口號招攬外國資金,但現在這些國家也不斷積極轉型,企圖從低成本陷阱中走出來。

成功關鍵官民需相輔相成
“其實人力、生產、市場需求、競爭能力是環環相扣的一個大環節,是相輔相成的企業營運架構,一切都是建立在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制,就能達致雙贏。”
 針對最近企業競爭力和最低薪資的爭議,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總會長拿督林國璋局紳指出,大馬要邁向高收入國,需要官民相輔相成來實現。

 “沒有雙贏的最低薪金制,延長僱員退休年齡所帶來的衝擊、2010的競爭法令、人才外流、人力資源面臨考驗,甚至全球再次步入金融危機等等難題,加上亞洲經濟放緩、歐債危機、美國復甦緩慢等因素,確實令大馬中小型企業對前景從抱著觀望而轉化為悲觀。”

只要當政者公平對待
 他指出,企業界仍然需要持續性的政府發展援助計劃,如果在朝向高收入國邁進的時刻,失去了官民之間的互助互惠,企業界將難以能維持低成本營運,產品因價高而失去競爭力。
 “高收入國家的回酬非常豐厚,但失敗的風險更為巨大。”
 林國璋說,當前的整個經濟局面,正如若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所形容的“當今是政治爭議和經濟危機的世代”,全世界包括大馬在內皆一樣。

 “對大馬來說,全國大選未定,政治形勢未成定局,已成了國內投資與外資欲大展拳腳的‘攔路虎’。”
 他指出,大馬是個發展中的國家,已具備資源、土地及人力的企業發展基本條件,只要當政者公平對待投資者,放寬諸多申請條件與條例,俾以創業營運開支降低,是首要條件。
 “總言一句,對大馬而言,減少無謂的‘政治爭議’,落實利國惠民的行政,大馬經濟前景,仍然會放光彩!”

中國轉型需跨過中等收入陷阱
要說低成本,中國就是最好的借鏡。
 今日我們稱中國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但可別忘了,該國當初也是從低成本起家,今年中國新領導人上台,十八大報告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經濟轉型”。
 根據中國《人民日報》報導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創造了連續34年經濟平均增速達到9.8%以上的經濟奇蹟,並在2010年躍居世界第2大經濟體。

 但隨著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變化,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
 2011年以來的經濟放緩,既是短期經濟波動的表現,更是中長期經濟增長趨勢的反映。

 經濟界人士一致認為,轉型是中國經濟重生關鍵。
 此外,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也指出:“經濟轉型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報導指出,面臨中等收入陷阱考驗的中國,需要擺脫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增長、消費過低、技術創新不足、服務業落后、市場和政府邊界模糊、城鎮化步伐緩慢的發展方式,進入真正的現代經濟發展階段。

 聽起來似曾相似,這也正是大馬經濟轉型的縮影,真要比較的話,或許只能說中國實際透過低成本經濟模式殺出了一條血路,大馬還有待努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