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8, 2014

【理】选择富足:理财法则


你是否察觉到每当提及理财有关话题,“先分配,后花费”似乎已成为与管理金钱密不可分的至理名言?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先分配,后花费”理念的原创者、它的由来及它背后的真正含义?

时下社会风气所提倡的理财观念不是“先消费,后储蓄”便是“先储蓄,后消费”。

市面上所派发的理财教育手册强调:

收入-支出=储蓄

这种倡导“先消费,后储蓄”的说法其实是根据会计学的:

收入-支出=余盈(Income-Expenses=profit)

可是,在这个五花八门的世界里,诱惑如吼叫的狮子,四处寻找可吞噬的人。

以此被动的理财方式,有多少人会经得起诱惑的考验,经过一轮消费欲望的厮杀之后还会有剩余的钱来储蓄?

就算是有也可能只是被吞吃后的渣滓,对一个人往后的需要,又能起得了什么作用?

再看看“先储蓄,后消费”的理念。表面上看来,这的确是比较主动、积极的方案。

然而,储蓄是为了什么?储蓄多少?存多久?

若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可能存到某些程度的时候,刚好遇上新歀的科技玩意儿或梦寐以求的新车上市,到头来也不是功亏一篑?

若不是如此的话,那漫无目的、遥遥无期的储蓄也只不过是在引导我们走向守财之路。

记录开销无实际好处
此外,一般理财也主张每月的收支记录。

起初也蛮认同,而且也曾“强迫”自己做了好几年的收支纪录。然而到头来却不见有什么显著的好处。

因为做记录充其量也只不过让我们“知道”钱花在那里。知道了又怎样?钱已花出去了,能掌握的就只是金钱的历史流向。

况且,由于缺乏周全的方案,每次花费之前都非常矛盾:这笔钱到底该不该花?若是不花,就会自责自己很吝啬而懊恼?若是花了却又觉得自己很浪费而内疚。

因此月复一月地活在那自责、内疚又矛盾的光景里。

再说,遇上钱不够用时,一般的理财“专家”就只能很笼统的建议以开源节流为对策。要是当事人晓得如何开源,问题就不至于拖到找专家了。

此外,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到底要在那一方面节流?节多少?只是开源节流一句如此肤浅的话还需要一个专家来讲吗?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相信大家已意识到一般理财方案的不足之处。这种有钱讲储蓄,没钱论节流的做法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般以被动的方式被当时的情况兜着走。

从人性角度出发
最无奈的无非是时下有威望的“专家”经常会以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市场上各项主要的开支项目把脉标签,然后例出一个清单并公诸于市:

●结婚生孩子需要多少钱
●把一个孩子养大需要多少钱
●孩子的大专费用多少十万百万
●重大疾病医疗费多少十万百万
●现代生活费每年需要多少钱
●退休金又要多少百万
●身后事又得花多少钱等等

真不明白为何每当涉及财务事项,一般人都只着重于“钱”而忽略了“人”?

试想,一般平民百姓看了这些被标签到遥不可及的数据,接下来的人生还会有什么盼望?

就算收入可及,难道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逐由出世排到过世的数字?

相信圣经的真理:上帝创造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定目的,而且是各尽其职、相辅相成。

况且皇天不负苦心人,只要为人正直、勤奋不懈,每个人必定得以安居乐业。

假如我们能够以人的角度出发,了解到每个人因行业的差异而收入不同,就会明白到在金钱上与人相比是多么的愚痴。

同样的道理,将财务目标按“市价”标签,而不是按照各自的能力也无非如是。

高收入也会钱不够用
此外,对于高收入,大家也不必有过高的幻想。

根据报道,麦可积逊虽然在27年里曾赚取120亿美元,但他去世时却是净负债,因为他留下12亿遗产却有14亿负债。

这再次的印证之前所提过,财富的定义并非单视一个人的收入,更关键的是他的支出(管理能力)的说法:

财富=$(金钱的量)/支出

因此,财富属于有智慧之人,富足属于懂得感恩之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