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3, 2015

【理】理財贏家.父母金錢觀 影響孩子日後財富


經常聽人埋怨說,為何我用心打拼事業,卻無法在事業上有成就,成為富人?
 
 有人說,這都怪命運,達不到天時、地利,以及人和。有者則說,成不了富人,因為少了探索商機的勇氣。

 但有專家指出,富人和窮人只有一線之差,到底這一線是差在哪裡?

專家指出,孩子長大成人變富人或窮人,取決于父母的金錢觀念。

 《商業周刊》分享了某個勵志專家有關教人致富的故事,內容大綱是,有2個人兒時都是第1名,但后來其一變成富豪,另一個則謹守分寸,為了生活費生活很困苦。

 專家研究為何會出現“一窮一富”的差異,卻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帶著那2個人的孩子,到雜貨店買東西,驚訝發覺兩個孩子的金錢觀大不同。

 窮人的孩子說,他最多只能買100令吉的物品。

 專家問:“那你怎么掙到這100令吉的?”

 小孩說:“沒有掙啊,我爸固定給我100令吉的零用錢。”

 最后他選了總值98令吉的巧克力、棒棒糖及冰棒,支付100令吉,還有2令吉零錢找,拿著戰利品,滿足離開雜貨店。

讓小孩先學會賺錢
 另邊廂,富人的孩子卻兩手空空,還沒買東西。他最后指著一大盒附玩具的軟糖箱,雖然價格更貴、需要超過100令吉才能買下,但富人的孩子點頭說要用自己的零用錢買。

 專家再問:“那你是怎么掙到零用錢的?”

 富人的孩子解釋說:“我做了什么事,我爸就會給我錢。我存了很久,才可以買這個東西的。”

 專家聽完后有了很深的感觸。那就是窮人與富人之間,其實只差著薄薄的一條線...

 從這2個個案來看,富人孩子慾望比窮人高。你或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之事,因為富人生長在生活水平高的環境下,自然會要求更貴的物品。

 可是,更重要的一點是,你是否看出他們的金錢觀差別在哪里?

 專家指出,雖然只是一場小小的買東西的實驗,卻可看出父母的價值觀,如何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窮人減法思維vs富人加法思維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一線之差,即是金錢觀念。

 專家解釋,從上述2個孩子的反應,看得出窮人的孩子,不斷被壓抑本身對物質的慾望,必須拿最少的錢,來換最多的商品,養成實事求是的習慣。

 他們通過“減法”,將有限的100令吉,分配給一樣物品。他們長大后,領著每個月固定的薪資,也是用這樣的“減法思維”來應付人生。

 相反的,富人孩子注重的是“加法思維”,認為錢就算不多,但慾望和野心沒有上限。

 他們注意的是,要“加”入什么在生命,如果昂貴買不起,就設定目標賺更多錢,以滿足更多或價格更高的產品慾望。

 對比下,窮人則不斷思考如何“減”開支,才會讓生活撐得比較久。

 兩者之差,就是富人的“加法思維”,以及窮人的“減法思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