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是一個研判市場需求、定義需求、區隔需求和滿足需求的策劃活動。
只要結合4者,就可創造有效的行銷策略和創造品牌促使生意穩健的成長。行銷不是推銷,講究的是規劃性的策略,把產品或服務推廣到市場。
Body Shop向顧客灌輸環保的概念,所有護膚品的成分全以天然材料為主,沒有破壞大自然;宜家(Ikea)的行銷策略是先溝通才推介,把產品的目錄先寄給消費者,再進行重點試推介和讓每一位顧客自己都可以化身為室內設計師。
戴爾(Dell)大膽在網上推介電腦產品,讓顧客在網上了解各自需求,以電腦型號來訂購貨物;星巴克(Starbucks)在賣舒適的環境,溫和的氣氛和高檔的咖啡;亞航(AirAsia)捉準消費者追求低價,運用網絡科技推介廉價機票,吸引顧客在網上訂購等等。
從上述個案來分析行銷策略,可發現有很大改變,從傳統戰轉入新手法行銷,講究和了解消費者的心態,方便需求,讓顧客實現夢想的重要,方可為企業帶來龐大商機。
企業應具備怎樣的條件才可創出成功的行銷策略?
4P和4C條件,加上掌握品牌及行銷的概念與精神就可讓企業不斷的創新和前進。
4P是:
★產品(Product):產品的定位和價值觀。
★價格(Price):產品的價格,必須參考市場,作出調查和分析。
★優惠(Promotion):提供優惠,折扣和贈送,分階段和季節性。
★地點(Place):產品銷售地點,顧客群大小直接影響銷售量。
4C是:
★消費群(Customer):考量消費者需要什么產品和服務。
★成本(Cost):如何減低產品成本,增加附加價值。
★溝通(Communication):主動與市場溝通,了解市場需求。
★方便(Convenience):產品銷售地點是否方便顧客購買產品。
行銷策略講究的是品牌、管道和顧客群。行銷策略的設計須由以下幾項做為基礎:
1. 公司的核心專長:產品的命名及商標非常重要,讓消費群一看就知道公司是從事何種領域或行業,在賣什么產品。在品牌設計過程中,須以國際化為標準。
2. 國際化思維:試把產品或市場定位在國際化的位置,避免跟風。品牌定位可先取本土市場,區域市場,再到國際市場,視資金、人力及經驗是否充足。
3. 製造跨市場的可能:所謂跨市場,即不要把產品或服務,鎖死在既有的領域框框,深入研發跟目前所有的產品系列相關的潛能。
掌握工廠不一定掌握市場,掌握市場不一定要有工廠。
市場行銷就是生意,生意就是市場行銷。這兩句話足以讓我們好好思考。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
-
如果我说“投资”从古至今,都是让人们又爱又恨的活动,相信各位读者都不会反对。 当行情看涨,闹得满城风雨时,投资者心中难免会产生一种爱恨交错的矛盾心理。 眼见自己的投资步步高升,自然是喜爱都来不及。 这本是好事一桩,但问题是不能让投资者得知还有别人的回酬比他来的更“壮...
-
有些人凭着一份热忱或信念,坚信一门企业有潜力在某朝一日成为一门价值数百万营业额的生意而创业。 但这信念能否变成事实是要靠远见,独到的眼光,甚至运气而定。话虽如此,没有什么比谨慎理财和尊重周遭的社会比这两个原则更为重要了。 在1950年末,始于柔佛峇株巴辖 Pari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