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5, 2014

【理】选择富足:克制欲望免陷深渊

话说有一个心地善良的有钱人,看见一个每天上街讨乞的可怜乞丐而动了恻隐之心,他决定托人每个月送上1000元帮助他。

就这样维持了好一段日子,直到有一天,这位有钱人突然间因为现金短缺,又恰好到了送钱给乞丐的日子,只好差送钱的人暂时先送上500元。

当乞丐接过钱,点算过后,不等那送钱来的人有机会解释,就因为收到的钱不足而狠狠的掴了他一巴。

虽然这只是一则故事,但是相信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类似个案并不新鲜。

想想看家中的小孩,过去所供应过他们的零用钱,不是逐渐在增加嘛?有多少位的孩子不是视这为理所当然而会不断感恩的?

要是你下一次给他的零用钱突然无故减少,你不妨试试看他们的反应会如何?

由此可见,期待无止境的供应以带来无限的满足,是非常不实际的想法。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却是无穷尽。

以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穷尽的欲望,又怎么可能做到呢?

因此,一个人没有必要因为家道富足或随着收入增加,而不断提升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

当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被解决后,接下来再多的供应已变得奢侈。

目前的全球第二首富,巴菲特尽管自己的身家与收入不断的在增加之际,他也依然保持着过去几十年如一日简单的生活水平,正是这个道理。

更多物质享受=更美好生活??
再说欲望如果没有加以节制,会让人陷入永不知足的无底深渊,久而久之甚至会演变成贪婪的病态。

菲律宾前总统马可斯,因为贪污滥权被推翻的时候,被发现到在他其中一个仓库里,存有好几个货柜箱的底裤及他太太的高跟鞋,据说就算他们每隔一小时换一件,一辈子也没有办法穿完。

一个正常人有如此的需要吗?这不是病态是什么?有如此病态的人,在他一生的日子里,会有好日子过吗?

后来听说马可斯总统去世后,继承无数珠宝项链及个人珍藏品的伊美戴前总统夫人,活得一点也不开心,甚至患上极度严重的忧郁症。

经过一些宣教士给予她一些信仰上的开导后,她决定把所有的珍藏,全数捐回给菲律宾国家,她的病不久后也慢慢复原起来。

在此个案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更多的物质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这种假像,已经不攻自破!

特丽莎修女积极助贫
再看看特丽莎修女,在她的一生中,她绝对有能力享有更舒适的物质生活。然而,为了完成她的使命,她愿意完全放下自己,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印度数以百万计的极贫百姓,甚至将所获得的诺贝尔奖金毫无保留的奉献出去,她本身却过着非常清寒的生活。

旁人实在为她感到不值,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不过舒适点的生活,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特丽莎修女听了后,笑了一笑,坦然地回答说:“我有快乐的自由,我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的情况下都选择快乐,我的快乐并不需要靠物质的享受!”

节制美德善用资源
巴菲特和特丽莎修这两个极端的典型人物,再一次让我们看见节制的美德,和无穷尽欲望的祸害。

当然,不期待你完全跟上特丽莎修女的脚步,但也不想看见任何人因为错误的认知而走向马可斯的道路。



感恩让我们富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没事无聊

跨别2年,终于让我用回这个blogger,其实也是没有再log in了。 现在那么多社交app, 应该也没有人会来看blog的了。。 今天就突发其想,就想看看自己以前的资料。。 怎么知道还能edit??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block我,我又没有放广告赚钱。 就纯属个人...